2013/2/1宜蘭縣大里草嶺慶雲宮


去年底在網路上看到網友寫了一篇有關宜蘭草嶺慶雲宮的介紹,文中介紹了一座石製的凹型器物,疑似神社手水缽物件,網友研判從這件物品上奉獻者的姓氏及奉納兩 字,極有可能在草嶺地區曾有日本神社的建立!不過目前有關宜蘭縣頭城鎮大里地區的神社記載與這座疑似手洗缽的石製器物的沿革相當的稀少! 20132月剛好有機會來到礁溪,於是租了台機車,從礁溪車站一路往北騎了近1小時的車程,終於來到了頭城鎮大里的慶雲宮,這座廟就位於公路旁,好大一間宮廟。這座廟主祀玉皇上帝。其地背山面海,風景偉麗,號稱蘭陽勝境第一。


     這座廟的沿革可由清嘉慶元年(1796)說起,當時福建漳州人吳沙,率眾千餘越草嶺入蘭陽開墾,築土圍於烏石港南,也就是現今之「頭城」。隔年,漳浦人吳明德者,捧玉皇上帝神像渡臺,聽說吳沙等在宜蘭開墾,於是便來投靠吳沙,並居住於草嶺,並結草廬來供奉神像。當吳沙等入墾之初,常與先住民戰鬥,互有夷傷,且蠻煙瘴雨,眾甚苦之,吳沙等來台開墾的居民會到這向神前祈禱,說也奇怪,有拜有保佑!於是屢戰屢勝,先住民疑有神助,遂息爭言和。

    嘉慶17(1812),置噶瑪蘭廳,居民相安,咸感神佑。道光16(1836),民眾建廟於草嶺腳(位今大里國小),稱為「天公廟」,規模猶陋。明治27(1904),吳紹華等發起醵金,購現址遷建廟宇,顏曰「慶雲宮」,其由來取自宋蘇軾詩「一朵紅雲奉玉皇」之意也。昭和7(1932),發起人吳金枝、李木來、藍阿順,辦理人黃添成等,再行重修殿宇,神廟煥然一新。

    戰後,民國37年,由吳石定、簡阿讚、張坤玉、藍阿順、沈春癸等發起,鳩工添建前殿;民國39年竣工。民國464月,成立「慶雲宮管理委員會」;民國49年興建南北門樓兩座,神廟益壯觀瞻。

    民國52年地方人士為配合觀光事業,特醵金二十萬元,於廟後山阿開闢公園,盛栽花木,增建涼亭、噴水池,以供遊覽。又蒙名人題詩勒石,經熱心人士協助佈置,次第落成。更由園畔修路直達「虎字碑」及「雄鎮蠻煙碑」(清總兵劉明燈題),以便考古者摩挲焉。

    民國58年春,地方人士咸以天公廟規模簡小,興議重建;時臺灣省議員李建和氏則倡議建一凌霄寶殿於廟後,藉壯觀瞻於來茲。眾人僉以為宜,於是公推李氏為建殿主任委員,經其竭力籌劃。民國60年,李氏去世,乃由副主委簡阿讚氏兼代其職務,嗣由林金喜氏繼任主委。隔年,經依法立案,保廟產於久遠;並經信徒大會決,議成立「草嶺慶雲宮管理委員會」,公推林才添氏為第一屆主任委員,群策群力,以底於成。童年凌霄寶殿於農曆十月奠基進座,民國65年春全殿竣工,計歷時6年有餘。殿宇三層,都六百二十餘坪,寶殿莊嚴壯觀、金碧輝煌。

    當時凌霄寶殿業已落成,眾人又感原有舊殿陳腐,乃經信徒代表大會議決,於民國66年春拆除,依原格局重建之,歷時2年餘竣工;復改建拜殿及南北門樓,於民國70年底完成。合計耗資新臺幣一千餘萬元。神殿典雅古樸,而與凌霄寶殿互相輝映。

    民國68810日,北部濱海公路通車。蒙蔣故總統經國先生暨政府首長、各界貴賓紛紛蒞臨參拜,咸表讚勉。草嶺古道修闢開放後,每逢假日客如織;而天公神靈顯赫,遠近聞名,南北香客更紛至沓來。為便利香客,民國79年,開工興建文化活動中心於凌霄寶殿北側,並改建南北兩廊道。文化活動中心佔地二百餘坪,一樓為會議廳,二、三樓為禪房。

民國85年春,建於前殿南側之文物陳列館竣工。

                       

經過管理委員會及信眾們多年的努力!如今的慶雲宮金碧輝煌,相當的壯觀!難能可貴的是,他們保留了慶雲宮的舊建築,並在原廟後方興建新的建築!這相當珍貴,許多宮廟都直接把舊廟給拆了,原地重建,相當可惜。


沿著指標往文物館方向前進,步上階梯後左轉上樓即可抵達。


觀光當天,文物館大門深鎖!無法入內參觀,相當可惜。


目前兩座相當珍貴的歷史文物就這樣北擺放在文物館外的牆邊,相當可惜!這座紀念碑寫著:「功施神民」等字。


手水缽旁有一塊石碑名「功施神民」,上額「警部補○○○○紀念」,上款「明治三十五年六月」剩餘六字遭毀,下款「大里簡內地人感恩仝立」,內地人三字遭毀。


      慶雲宮又稱「天公廟」,主祀玉皇上帝。明治35年(1902)向日本政府申請重修,未獲許可;幸有當時擔任警部補的一位日本人協助申請,終於獲准改建。當地人為了感念這位日本景補,於是立碑來感念他。紀念碑上頭刻寫「警部補○○○○紀念」,卻未刻其人姓名;紀念碑中間則刻有「功施神民」四字,石碑右側刻有「明治三十五年六月」,左側另有六字遭後人鑿毀而不知其意;左側則刻有「大里簡內地人感恩仝立」」。

而在大里慶雲宮廟誌對於這座紀念碑,卻有另番地得記載:
「明治35(1902),日本警部補濱田辰熊刻立「功施神民」碑以謝大里天宮之神恩。據傳濱田氏之妻腹痛,四處求醫皆罔效,時地方人士向其推介天公爐丹,服下後不藥而癒。自是以後,濱田氏成為大里天公之虔誠信徒」。

                         

                          這座石碑使用砂岩,較容易風化!所以石碑已有些風化,相當可惜。

                                            

                                     石碑曾經斷過,廟方在使用水泥將它黏起。



令人好奇的手水缽。從廟方的沿革中來看,手水缽後方的人物,大多與昭和7年(1932)慶雲宮重建之發起人有關,如吳金枝、李木來、藍阿順、黃添成等這都是沿革中記載到的廟方人員,更加上日治時期,許多的宗教儀式等都混入了日本的一些習俗與方式,所以這座手洗缽應該是慶雲宮所有的物件,並非神社。



                                          手洗缽後方刻有奉納者的姓名。


左起:下川正吉、王阿枝;游文河、吳金枝、李木來、小川英雄、?下?文助、浜田辰熊


手洗缽側面一景


離開慶雲宮後,一路往南來到了大里車站,不過礙於時間關係,沒有到站內拍攝,只在路旁捕捉些畫面。這座車站在大正9年(1920)就已成立了,目前是甲種簡易站,只有區間車才會停靠。


                              

                       在車站北側還有一座相當珍貴的鐵道古文物─磚造加水塔,相當珍貴。


    

公路旁的伯朗咖啡館,獨特的造型相當吸引人的目光。

本篇文章參考資料
1.島上旅行─頭城 手水缽大里神社。
2.台灣記憶─功施神明紀念碑介紹。
3.慶雲宮官方網站介紹。
4.慶雲宮廟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12/11/08 臺北公園內臺灣護國神社神馬

2012年11月8日起個大早!搭乘太魯閣號列車來到臺北,今日來到臺北不是觀光,而是來此開會!開會的底點剛好就位於台灣博物館附近,所以趁開會前的一小時多的空檔時間,來到台灣歷史博物館及228紀念公園參觀,順便也記錄一些公園內的古蹟及歷史文物。 位於228紀念公園內的兒...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