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8 臺北公園內的神社~臺北天滿宮


臺北二二八公園內(昔日的臺北新公園)內建有一座神社,這座神社為「臺北天滿宮」。臺北天滿宮於昭和6(1931)924日鎮座,祭神為菅原道真,例祭日為每年的325日。

菅原道真為學問之神,而有關戰後臺北天滿宮的現況眾說紛紜,維基百科指出戰後改為福德宮;而在《鞠園》文史與集郵論壇中,也有格友指出原址應該位於公園路燈管理處一帶,不過透過1945年的美軍航照圖及與昭和10(1935)的《大臺北鳥瞰圖》局部圖比對,再與民國63年的舊臺北市航照圖比對,雖較無法明確的在航照圖中看到天滿宮的位置,不過可明確的肯定,今228公園內的福德宮現址應該並非昔日天滿宮的舊址處,而天滿宮的舊址應該再往東南側一帶,靠進今公園路燈管理處後側走道一帶,今已無保存一絲殘跡。


大正5年(1916)8月7日《臺灣日日新報》〈天滿宮鎮座式〉的介紹,文中寫道:「番茶會嘗倡於臺北公園俱樂部畔建天滿宮祠堂...」。所以由此可知臺北天滿宮的位置應位於臺北公園俱樂部(今臺北市公園路燈管理處)旁一帶。再與昭和10年(1935)的《大臺北鳥瞰圖》局部圖比對,即可發現臺北天滿宮的位置位於俱樂部的後方(靠進兒玉總督銅像)旁一帶,並非位於今公園內福德祠一帶。


翻拍自《神社殘跡》〈台北天滿宮社 & 二二八公園內的原台灣神社石獅(2009.1.17)〉中的《大臺北俯瞰圖》中的新公園中的部分,可見在兒玉像旁道路旁可見一座鳥居,並寫有天滿宮字樣,可見天滿宮較正確的位置。


根據大正5(1916)86日的《台灣日日新報》的報導:台北天滿宮於大正6(1917)924日鎮座,而此時的台北天滿宮社只是台北俱樂部內的所私設的小型神社(屬無願神社()

                            

翻拍自「臺灣百年歷史地圖」中「1945年美軍航照圖像」中之臺北公園之航照圖,從照片中可看到當時遭盟軍所轟炸過後的慘況,而在照片中圓圈處可見日本時代兒玉總督銅像的位置處,而在兒玉總督像旁則為公園俱樂部位置處,而在俱樂部南側,可見一小通道,此極有可能為臺北天滿宮的參拜道位置處。

                           

位於228公園音樂堂旁立有一座「急公好義」牌坊,此牌坊為三門四柱格式的清代牌坊,目前屬於第三級國家古蹟。該坊主要目的在表揚台北艋舺貢生洪騰雲捐地替淡水縣科舉考試的童生興建考棚的義舉。原位置位於西門町附近的石坊街,明治38年(1905)被當時的臺灣總督府拆下重建於現址。

而今安置於牌坊前的一對石獅,維基百科中記載:「 如今急公好義不僅最頂層被破壞,剩下兩層,連聖旨匾額及環護用的圍欄也不見。不過,坊前多了兩座從台灣布政使司衙門拆下的石獅雕飾。」而在牌坊前有一對石獅雕像,根據 《臺灣文獻 59 2期》〈日治時期臺灣神社的三對石獅:從臺北二二八公園內急公好義坊旁石獅說起〉一文中,作者陳磅礡先生透過相關文獻及老照片等證明了這對石獅子來自臺灣神社。這對石獅子在戰後從圓山飯店搬遷至大直忠烈祠,後約在民國60年代,因大直忠烈祠進行改建工程,就此搬遷至新公園內。


                          

急公好義牌坊頂原立有「聖旨」的匾額以不知去向,相當可惜!


而這對石獅是由當時臺北林家林本源家族所捐贈的石獅,也顯得格外的珍貴。







急公好義牌坊背面一景。


位於急公好義牌坊後方的福德宮,而福德宮拜亭的造型設計仿日本「破唐風」形式設計,頗有東洋風的味道。


福德宮拜亭屋頂特寫


拜亭內一景。


殿左側之「二二八公園福德宮沿革」文中並未記載到前身為天滿宮或神社之介紹。


正殿內各神尊一景,雖稱福德宮,不過內供奉著地藏王菩薩、三太子、觀音菩薩等神尊。


虎爺


福德宮前即為二二八公園內著名的露天音會廳,過去許多的音樂活動或是民主運動都會在此舉辦。

本篇文章參考資料
1.台灣日日新報
2.神社殘跡
3.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4.google地圖
5.維基百科
6.臺灣文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12/11/08 臺北公園內臺灣護國神社神馬

2012年11月8日起個大早!搭乘太魯閣號列車來到臺北,今日來到臺北不是觀光,而是來此開會!開會的底點剛好就位於台灣博物館附近,所以趁開會前的一小時多的空檔時間,來到台灣歷史博物館及228紀念公園參觀,順便也記錄一些公園內的古蹟及歷史文物。 位於228紀念公園內的兒...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