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8 臺北公園內臺灣護國神社神馬


2012年11月8日起個大早!搭乘太魯閣號列車來到臺北,今日來到臺北不是觀光,而是來此開會!開會的底點剛好就位於台灣博物館附近,所以趁開會前的一小時多的空檔時間,來到台灣歷史博物館及228紀念公園參觀,順便也記錄一些公園內的古蹟及歷史文物。
位於228紀念公園內的兒童遊戲區一帶,有一座銅馬以豎立於此有30餘年的歷史了!許多人的兒時回憶應該也都有在此騎馬的印象!不過走過日本時代的老人家可能會這匹馬就比較了解!但對戰後出生的台灣人來說,可能就比較不知道這匹馬是坐實麼用的,可能更有人會以為這匹馬是跟蔣中正先生有關呢!其實這匹馬其實原安置於臺北大直的臺灣護國神社神苑內。戰後,原本的台灣護國神社則改為國民革命軍忠烈祠後,銅馬就此流落到新公園內,何時搬遷?目前也不太清楚,不過推測應該極有可能是在民國60年代左右,此時期的神社建築忠烈祠因中日斷交,而因政策掀起伊波改建風潮,極有可能在此時期,原本提供給神騎乘的神馬,就此搬遷至新公園內,成了小朋友最愛的遊戲馬= =""從今銅馬身上的傷痕可看出當時被搬遷時,所遭受的切割痕跡,這匹馬被四分八列的送到新公園後,再重新焊接組裝,而馬肚上原臺灣護國神社的社徽,也遭去除!不過仍隱約看得出圖紋式樣。

                     

昔日安置於大直臺灣護國神社的神馬,今則搬遷至總統府旁的228紀念公園內兒童遊戲區旁安置。


從馬肚上,還可以清楚的看出當時臺灣護國神社的社徽圖紋。馬肚上的圖紋外圍為櫻花紋;內則為臺灣總督府的兩個正反三角形圖紋,此為臺灣護國神社的社徽。


臺灣護國神社社紋


另側看銅馬。


靠近兒童樂園此面,馬肚上的圖紋則沒那麼清楚!這匹馬肚上只做了除紋的工作,算是運氣好!其他各地神社所屬的銅馬,除了除紋外,還被塗鴉!在黨國不分的年代,當地執政者在馬肚上畫上國民黨徽,後來戒嚴後,才又在民意的聲音下,再從國民黨徽改為中華民國國徽..


馬頭特寫!


馬背布巾可見傷痕纍纍!


馬尾的部分也看得出被切割再焊接的痕跡。


馬肚(底部)生殖器前有個烙印,趴下身去拍,再將照片轉個像,是三個漢字─「祥雲作」


資料參考來源:

1.臺灣日日新報
2.臺灣歷史珍藏 e 點通 資料庫檢索系統
3.神社殘跡
























2012/11/8 臺北公園內的神社~臺北天滿宮


臺北二二八公園內(昔日的臺北新公園)內建有一座神社,這座神社為「臺北天滿宮」。臺北天滿宮於昭和6(1931)924日鎮座,祭神為菅原道真,例祭日為每年的325日。

菅原道真為學問之神,而有關戰後臺北天滿宮的現況眾說紛紜,維基百科指出戰後改為福德宮;而在《鞠園》文史與集郵論壇中,也有格友指出原址應該位於公園路燈管理處一帶,不過透過1945年的美軍航照圖及與昭和10(1935)的《大臺北鳥瞰圖》局部圖比對,再與民國63年的舊臺北市航照圖比對,雖較無法明確的在航照圖中看到天滿宮的位置,不過可明確的肯定,今228公園內的福德宮現址應該並非昔日天滿宮的舊址處,而天滿宮的舊址應該再往東南側一帶,靠進今公園路燈管理處後側走道一帶,今已無保存一絲殘跡。


大正5年(1916)8月7日《臺灣日日新報》〈天滿宮鎮座式〉的介紹,文中寫道:「番茶會嘗倡於臺北公園俱樂部畔建天滿宮祠堂...」。所以由此可知臺北天滿宮的位置應位於臺北公園俱樂部(今臺北市公園路燈管理處)旁一帶。再與昭和10年(1935)的《大臺北鳥瞰圖》局部圖比對,即可發現臺北天滿宮的位置位於俱樂部的後方(靠進兒玉總督銅像)旁一帶,並非位於今公園內福德祠一帶。


翻拍自《神社殘跡》〈台北天滿宮社 & 二二八公園內的原台灣神社石獅(2009.1.17)〉中的《大臺北俯瞰圖》中的新公園中的部分,可見在兒玉像旁道路旁可見一座鳥居,並寫有天滿宮字樣,可見天滿宮較正確的位置。


根據大正5(1916)86日的《台灣日日新報》的報導:台北天滿宮於大正6(1917)924日鎮座,而此時的台北天滿宮社只是台北俱樂部內的所私設的小型神社(屬無願神社()

                            

翻拍自「臺灣百年歷史地圖」中「1945年美軍航照圖像」中之臺北公園之航照圖,從照片中可看到當時遭盟軍所轟炸過後的慘況,而在照片中圓圈處可見日本時代兒玉總督銅像的位置處,而在兒玉總督像旁則為公園俱樂部位置處,而在俱樂部南側,可見一小通道,此極有可能為臺北天滿宮的參拜道位置處。

                           

位於228公園音樂堂旁立有一座「急公好義」牌坊,此牌坊為三門四柱格式的清代牌坊,目前屬於第三級國家古蹟。該坊主要目的在表揚台北艋舺貢生洪騰雲捐地替淡水縣科舉考試的童生興建考棚的義舉。原位置位於西門町附近的石坊街,明治38年(1905)被當時的臺灣總督府拆下重建於現址。

而今安置於牌坊前的一對石獅,維基百科中記載:「 如今急公好義不僅最頂層被破壞,剩下兩層,連聖旨匾額及環護用的圍欄也不見。不過,坊前多了兩座從台灣布政使司衙門拆下的石獅雕飾。」而在牌坊前有一對石獅雕像,根據 《臺灣文獻 59 2期》〈日治時期臺灣神社的三對石獅:從臺北二二八公園內急公好義坊旁石獅說起〉一文中,作者陳磅礡先生透過相關文獻及老照片等證明了這對石獅子來自臺灣神社。這對石獅子在戰後從圓山飯店搬遷至大直忠烈祠,後約在民國60年代,因大直忠烈祠進行改建工程,就此搬遷至新公園內。


                          

急公好義牌坊頂原立有「聖旨」的匾額以不知去向,相當可惜!


而這對石獅是由當時臺北林家林本源家族所捐贈的石獅,也顯得格外的珍貴。







急公好義牌坊背面一景。


位於急公好義牌坊後方的福德宮,而福德宮拜亭的造型設計仿日本「破唐風」形式設計,頗有東洋風的味道。


福德宮拜亭屋頂特寫


拜亭內一景。


殿左側之「二二八公園福德宮沿革」文中並未記載到前身為天滿宮或神社之介紹。


正殿內各神尊一景,雖稱福德宮,不過內供奉著地藏王菩薩、三太子、觀音菩薩等神尊。


虎爺


福德宮前即為二二八公園內著名的露天音會廳,過去許多的音樂活動或是民主運動都會在此舉辦。

本篇文章參考資料
1.台灣日日新報
2.神社殘跡
3.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4.google地圖
5.維基百科
6.臺灣文獻

2012/7/12臺北州宜蘭郡員山公學校校內神社(今宜蘭員山國中)


今宜蘭縣員山鄉員山國中前身為日本時代的員山公學校,當時學校也曾設有一座校內神社,不過隨著時空的轉變,昔日莊嚴的校內神社已不見蹤影,昔日木造的教室也已改建鋼筋混泥土似的教室,已不見昔日的古味!先前欣賞了日本專門研究臺灣地區神社的達人~金子展也老師的介紹,趁著2012年暑假宜蘭之旅前往踏查,員山公學校不遠處即為當時的第二代宜蘭神社位置所在,也就是今員山公園位置處。


今員山國民中學校門一景,除了幾棵相當高大的樹外,其他建築已改建!


走進大門後的教學大樓一景。

                                    

                                            川堂牆上張貼著學校的平面位置圖。


位於升旗台的左側教室區的中央花圃處,有一棵約5層樓高的龍柏樹,這就是金子老師所攝影的位置處,這就是日本時代,員山公學校校內神社的舊址處,可惜!時空轉變,莊嚴的神社空間已不見昔日風華!可能就讀該校的師生也都不太清楚這段歷史。


昔日員山公學校學生在校內神社一帶進行打掃時的樣貌,透過老照片可看見神明造鳥居及本殿全貌。透過上一張今日所拍攝的照片比對,已不見昔日樣貌。


本篇文章參考資料:
1.台湾に渡った日本の神々---今なお残る神社の遺跡
2.宜蘭文獻

2012/7/23臺南州曾文郡總爺神社(今南瀛總爺藝文中心)

                          

       來到麻豆區,除了拜訪曾文神社外,當然不可不去總爺神社唷!雖然時空的轉變,這些神社大多成了廢墟不然就是改建,已不見昔日的莊嚴及風華,不過卻仍可從今遺址所殘存的殘跡中,從新認識這一段你所不知道的歷史,從曾文神社殘跡到總爺糖廠不用五分鐘就到了,相當的近,您可以將車停放在總爺糖廠專屬的停車場內;也可以沿標開往總爺國小一帶,這次我們是將車停放在糖廠的停車場,然後沿著俱樂部前的由樟樹築成的綠色隧道前進,首先可見幾棟重新翻修過後的日本時代建築,然後再看到戰後建成的集會堂及由神社改建的總爺國小。

       總爺糖廠前身為明治製糖株式會社總爺工場,也是明治製糖株式會社總社所在,明治製糖株式會社總爺工廠創立於明治45(1911),而在工廠內曾設有一座神社─總爺社,總爺社於昭和5(1930)1031日鎮座,社格為社,祭神為天照大神、大國魂命、大宜都比売命,例祭日為每年的1123日。戰後,民國36年,臺糖公司將神社原址改設代用學校─臺糖第十小學,最早這個小學只有四年級,隔年增設五年級一班,並奉令改名為「臺南縣私立台糖第三小學」。

        民國384月,遵照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令《調整私立小學辦法》,臺糖第三小學易名為「臺南縣麻豆鎮總爺代用國校」,設立一至六年級,成為完全小學。民國4910月,總爺代用國校新校舍落成。民國5781日,臺糖將各廠附設小學移交地方政府接辦,總爺代用國校改名為「臺南縣麻豆鎮總爺國民小學」。

       民國973月至4月,總爺國小六十週年校慶,同時也是最後的校慶。同年5月,當時的臺南縣長蘇煥智提出將總爺國小與文正國小合併,「總爺國小反併校行動聯盟」成立;當時總爺校友發起了「反併校連署」與「給縣長的陳情書」的救總爺運動。715日,總爺學生代表鄭雅心勝訴,使總爺有留下的希望,各界開始發起「小學生告贏大縣長」的話題。但在81日,總爺國小與文正國小合併,結束了六十年的歲月。現在原總爺國小校地成為南瀛總爺藝文中心的一部分。


由大門進入,將車停放在停車場後,步行前往綠色隧道的第一站,就可以看到這已退役的防空洞,雖然已無使用,不過整理得還蠻乾淨的!在入口前的牆上還帖有許多的畫作。


停車場旁空地還可見磚砌防空洞,雖然已退役,不過藝術家在它的外牆上貼上了馬賽克,也增添了許多不一樣的生命力!

停車場旁綠地,靠近升旗臺一帶,有一座由石燈籠桿殘跡所改裝而成的石桌。


這棟兩層樓建築,則為舊圖書館建築。


招待所旁的草地上,擺放數座人形的雕術作品,另外還可見昔日五分車專用的設備遺跡,也形成一副相當怪異的對比。




兩層樓木造建築,這是日本時代明治製糖株式會社總爺工場所屬的員工俱樂部,經過大整修後,少了些古意!但仍可從兩層樓木造建築可想像當時當時的氣派及豪華程度。




昔日的員工俱樂部,現在成了招待所,可享當時的員工福利有多好呀!!此員工俱樂部建築屬日本東京式二樓木構造建築雅屋,建築特色相當的中規中矩,且左右對稱。


立於綠色隧道旁的紀念碑。



由樟樹及茄苳等數所組合成的綠色隧道,雖然只有200公尺左右的距離,不過這些老樹有些都超過一甲子以上!!

在綠色隧道旁發現一座春日造型的石燈籠,石燈後方有刻字,不過這次前來樹長得很茂盛,無法拍攝,相當可惜!此石燈籠所奉獻者為伊藤彌吉;奉納時間為昭和六年三月十日。


位於綠舍隧道左前側的紅樓,此棟建築於大正元年(1912)竣工,此棟建築也為當時明治製糖株式會社總爺工場的主要辦公大樓,此棟建築簡單卻不失大雅,裝飾部分也相當的簡潔,雖然經過了許多年,但這棟建築仍相當的耐看。

另棟紅樓建築則位於今招待所旁一帶,這棟一層樓的紅樓建築今稱「紅磚工藝館」,紅色的磚牆;入口處還有仿文藝復興之設計,相當的古色古香。



紅磚工藝館另側,教堂似長形上下對開式窗戶相當的有文藝復興風格,可惜這面牆有被改造過了!


由此門進入,則來到了昔日高級長官及廠長宿舍的範圍,目前此區規劃為展場中心,定期會有藝術家在此舉辦展覽活動。


廠長宿舍,昔日日本時代的社長宿舍,佔地相當的寬廣,當時可是所謂的禁地呢!不是一般人可以隨便進入的。




大門一景,門前的階梯左右護欄還特別製作成弧形的。


走進社長宿舍後方,這一區原本是門禁深嚴的禁地,不過現在隨時都可入後花園體驗一下當時社長的午後時光。


原本有一對的石燈籠,但這次來只看到這一支石燈籠,另一支石燈籠不見了!相當可惜!


昔日總爺糖廠內一區,這一區尚未開發,不過未整理的樹林相當的茂密,也相當的有fu!


靠近總爺國小旁的中山堂,在日本時代,這應該為糖廠的公會堂或稱集會所,戰後則改稱中山堂,這也是許多縣市所常見的現象,在當時可是相當愛國的表現之一呢!


總爺國小到了!傳說中的總爺神社舊址處,雖然已不見昔日的風華及莊嚴情景,更不見戰後兒童嬉戲的聲音,但這座學校及校內的狛犬卻見證了這個區域的改變及糖廠的興盛及衰退。



戰後總爺神社改建為總爺代用國民學校時,神社鳥居改建為學校牌坊時的樣貌,還可見改造後的神社鳥居、參拜步道等設施。透過老照片的比對,走進校門左右兩棵老樹,那兩棵原本是總爺神社時期就已種植,當時還只是小樹一株,幾十年過去了,神社已改建校舍,但這兩株昔日的小樹卻已長了相當粗壯的大樹了!




狛犬現今的位置處,應該與日本時代原本的位置沒什麼太大的改變,只是當時是左右對看的擺設方式;如今改為兩隻狛犬朝大門(中國石獅擺設的習慣)的方式來擺設,不過這一對狛犬保存得還算不錯!但可惜的是左右兩隻狛犬的方向似乎出了些問題!

                           

左側狛犬側面一景,再度子上還可見幾個太陽紋的圖騰,另外尖聳的尾巴也是祂最大的特徵。

                                              

                                          

                                                                總爺神社狛犬一景


狛犬側面特寫


狛犬背面一景

本篇文章參考資料
1.臺南市總爺藝文中心網站
2.神社殘跡
3.鞠園論壇

2012/11/08 臺北公園內臺灣護國神社神馬

2012年11月8日起個大早!搭乘太魯閣號列車來到臺北,今日來到臺北不是觀光,而是來此開會!開會的底點剛好就位於台灣博物館附近,所以趁開會前的一小時多的空檔時間,來到台灣歷史博物館及228紀念公園參觀,順便也記錄一些公園內的古蹟及歷史文物。 位於228紀念公園內的兒...

熱門文章